“理解物:文博艺术翻译与阐释”主题沙龙预告

翻译本身即是阐释,在针对物、尤其是文物和艺术品的移译过程中,所应传递的是一个文明对自身的定义和变异,这让这一阐释工作变得更为艰难。

2017-05-23
路内对谈布鲁克斯:小说家进入历史的N种方式

2017年5月12日晚,中国作家路内与澳大利亚作家杰拉尔丁·布鲁克斯在侨福芳草地中信书店对谈。这是朝内166文学公益讲座的第21讲,也是纪念澳大利亚文学周十周年庆典活动活动之一。

2017-05-22
《走向生命诗学——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理论研究》:中西贯通与互鉴

改革开放近40年,随着外国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的大量引进,我国外国文学研究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同时,研究的国际化倾向日益浓重。从新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到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族裔批评、生态批评等,我们在研究理论、方法、问题、视野、立场上亦步亦趋紧随在西方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之后。

2017-05-22
江晓原:因为《黄面志》,“伦敦的夜晚变黄了”

著名的英国文艺杂志《黄面志》(The Yellow Book,An Illustrated Quarterly,1894-1897,又名《黄书》《黄杂志》),要出全十三卷影印版了,这在中国出版界,也要算一百多年来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了。

2017-05-09
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聚焦“一带一路”电影发展

作为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一大亮点,“一带一路”展映单元关注沿线国家的电影创作,如塞尔维亚知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自编自导自演的《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伊朗著名导演阿斯哈·法哈蒂自编自导的《推销员》等佳片,反映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风貌。

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