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物:文博艺术翻译与阐释”主题沙龙预告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王富丽

2017-05-23

        中国古典强调“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物与身构成了一组文明世界的生成体系,没有物就无法界定身,没有身也不可识读物。因而,理解“物”本身就是中华文明中建构“身”的先决条件,这一关照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更应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翻译本身即是阐释,在针对物、尤其是文物和艺术品的移译过程中,所应传递的是一个文明对自身的定义和变异,这让这一阐释工作变得更为艰难。雷德侯用整整一本万物来解读中国人对于工艺和艺术的深层次理解,而障碍的疏通如同扫叶,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不是日益减少而是愈发繁芜。

        本次沙龙邀请了两位外国学者和一位中国学者,结合他们自身翻译及文化交流实践,以期在探求物的“真谛”方面打通“词与物”。

 理解物:文博艺术翻译与阐释”主题沙龙活动

时间:2017年5月24日14:00-16:30

地点: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燕南园52号)

主讲嘉宾:丁山、滕宇宁、荷雅丽

主办方:中国文化译研网文博艺术翻译专委会,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文物》英译版

  一、考古专业中的英文翻译问题

  主讲人:丁山(James T. Williams)

  本次演讲将围绕主讲人在2016年底的一篇微信文章《考古专业英语的正确打开方式》进行,并从一个考古学家而非译者的角度去阐述主题。

  主讲人认为,作为目标语言,英文译文的可理解性远比字句对应的翻译更为重要。更进一步,目标语言就是目标观众所使用的语言。对于一本书的作者来说,他会根据目标观众来调整自己的语言、语调和措辞,而最终目标是让受众感受和获得字面背后的意义。译者则更是如此。

  以下5个方面对专业译者来说可能非常基础,但对每个做翻译的人来说,在落笔之前先仔细思考这些问题都是必要的:

  (1) 谨慎使用网络上获取的信息,因为我们通常无从得知信息的提供者是谁。

  (2) 检查拼写。如果目标语言是英语,请开启拼写检查模式。

  (3) 除非熟悉某一术语,否则须慎用。通过查字典而获得某个从未见过的新单词并把它用进译文中,是非常不恰当的做法。当然,必要时可以使用术语。不过运用熟悉的词汇和简单易懂的短句往往在传达意义上更有效率。

  (4) 在某一语言中,会有一词多义的现象,但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不会。如英文中的terrace既可以表示自然形成的阶地,又可以表示人造梯田,或者露台。而中文中的“台子”则既意味着某种人造结构,又可以形容自然形成的风景,同时也可以被翻译成英文的platform(平台)、altar(祭坛)或stage(舞台),或者甚至terrace。

  (5) 理解语境。当某一概念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时,译者面临的挑战会更大。更何况,很多时候目标语言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词去表示某种意思(比如中文的“灰坑”在英文中就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述)。另外,语境问题会促使译者去思考,在翻译时应以多长的文字节点为单位。最后,在学术翻译中,一个词很可能远超出它在字典中的含义,如在英语中,考古学术语tribe(部落)或chiefdom(酋邦)往往需要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积累才能够理解。

  主讲人介绍:

  丁山(James T. Williams),2014年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任职助理教授,同时还担任匹兹堡大学比较考古中心的研究员。主要研究青铜时期和新石器时代的中国考古,因此阅读、编辑和翻译了大量相关的中文文献。研究专长是古代的经济,聚落形态,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关系。目前正在尝试将这项研究放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中加以实验。

  二、艺术史翻译实践及对“物”理解的推进

  主讲:滕宇宁

  2016年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主题为“Terms”,其对应的中文并没有简单地译为“术语”,而是采用一个本身具有解释功能的提法“概念: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史”。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反应出中国工作团队的警觉:单一词汇的对应在复杂语意的翻译中难以精准和全面,特别是会引起读者理解的偏差。而这个问题近年来在国际艺术史界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讨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交流的开放,艺术史领域的“欧洲中心论”也不断被动摇和冲击,不同文化都在努力探求他文化不同发展境遇下对人与世界的解释,而艺术史赖以研究的对象——艺术品和艺术现象,正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的“物”的存在。艺术是文化的凝结,对艺术品和艺术现象的钻研即是切入文化的手段,与此同时如果涉及到不同语言的转换,那么围绕着艺术“物化”层面(形状、色彩、材质、技法,以及基于此再延伸开的风格、流派等)展开翻译,一方面可以借艺术,可见的视觉依据,为桥梁,传递意义;另一方面,借此展开的对文化的调查又可以加深对艺术本身的理解。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过去多年的翻译实践中,以术语翻译为基础,并通过朱青生教授倡导的“组合翻译”方法进行制度化保证,积累了长期的经验。从《詹森艺术史》等英文著作翻译,到世界艺术史大会会议字幕翻译团队工作,再到目前正在执行的“卢浮宫馆藏作品说明牌”法语翻译项目,以及即将开展的瓦尔堡研究所“政治图像学”德语翻译项目、西班牙艺术大师达利艺术年表的西班牙语翻译项目,主讲人将通过具体实例,介绍和探讨翻译对于“物”及文化理解的推进。

  主讲人介绍:

  滕宇宁,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副主任,德国汉堡大学博士候选人。其工作主要负责中国现代艺术档案项目开展,主持数据库建设,担任《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总监, 并承担中心的国际交流,每年主持多项学术性研究活动、国际讨论会、专业展览和学生的指导工作。滕宇宁同时担任世界艺术史大会中国秘书处的主要秘书,多年来参与并跟进大会的各项组织、学术与拓展工作。

  三、《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中跨文化翻译的挑战

  主讲:荷雅丽(Alexandra Harrer)

  中国传统建筑方面的专业口译与翻译都是极具挑战性、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活动,也具有很大价值,尤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将意义从一种文本转移到另一种文本,这使得译者肩负了重大的责任。目标语言(英语)最终呈现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中国建筑与建筑史的知识水平、对内容的吸收与表达能力,以及对作者的个人写作风格的熟悉程度。

  在本次演讲中,主讲人将着重讨论译者的角色和使命(关于“传统中国建筑领域的翻译原则”),并从主讲人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担任翻译的实际经验出发,探讨在面对英语读者时,如何避免在受众已经十分熟悉的语言中犯下常见的错误。具体问题包括: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音译或拼音、如何运用修辞和典故、对(电子)词典的使用等技巧,同时还将探讨专业术语的过度简化和缺乏对应的转化词语等问题。

  本次演讲标题中的“营造法式”,其标题的英文翻译就是一个失当的例子。“营造法式”的本意是“建筑的标准”,但现今的线上翻译软件按其字面意思而生成一个毫无意义的短语:“创建一个法国的(to create a French)……”。

  主讲人介绍:

  荷雅丽(Alexandra Harrer),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建筑历史与考古硕士,宾西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硕士、博士。2009年在维也纳协同组织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中国与蒙古建筑传统首届国际研讨会(“长城:中国和蒙古的建筑与身份”)。2012年开始在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担任国际顾问,并参与“数字圆明园”项目和中奥世界遗产交流专题讨论会。2014年入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助理教授。目前还在王贵祥主编的《中国建筑史论汇刊》英文版刊物中担任编辑。


责任编辑:王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