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学通讯》 | “一带一路”,不解之缘​——“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蒙古国汉学与蒙中文化发展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作者:其米德策耶

2020-05-07

编者按:本篇文章选自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世界汉学通讯》(2020年3月30日 第一期)。

《世界汉学通讯》由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关注并分析国内外汉学与文化发展、就世界文化尤其是一带一路相关文化热点展开讨论,对民心相通背景下的国际格局及国家治理相关话题展开深度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带一路”,不解之缘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蒙古国汉学与蒙中文化发展

作者:【蒙古国】其米德策耶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彰显着独具特色的时代价值,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人类赖以栖息的精神家园,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其中,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据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研究,近6千年以来,世界上出现过26个人类文明形态,其中只有中国文明是唯一长期连续发展而未中断的文明。


据中国历史上的记载,中国先辈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这就是2100多年以前的中国汉代时期完成“凿空之旅”的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和 15 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在1405年至1433年,28年间七次远洋航海的 “郑和下西洋”。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世界各国积极响应。据统计,6年来,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把“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已经列入了重要决议中。“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变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截至2019年11月,中国政府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7份政府间合作协议。“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一带一路”是世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一带一路”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可以说,中国提出和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宏大的倡议,在全球化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这就是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原则。丝绸之路不止是物流的充盈繁盛,还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正是“一带一路”的古代文明之路的集中体现。“一带一路”建设,赋予了丝绸之路的新使命。


 “一带一路”宏大的战略也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华传统的美德。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给人类讲了两条重要原则:一条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条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弟子们把这两条原则概括为 “忠恕之道”。在《论语》 中孔子的学生曾子讲过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 “忠道”,就是忠诚地对待别人,自己想在社会上立足,发展、通达,也要帮助和希望别人和你一样发展、通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自己想立得住,也要使别人能立得住, 自己想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能行得通。来自《论语》的这一智慧,在中国领导人倡议的“一带一路”宏大的倡议构想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就是以中国自身崛起为带动力, 推动欧亚大陆包括非洲南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新21世纪地区合作的模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道”,就是自己不愿做和不愿接受的东西,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去做, 去接受。孔子提倡的“忠恕之道”是今天的创造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根本原则。通过以己度人,推己及人,可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感情的沟通。“忠恕之道”反映了中华传统的美德,是一种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优秀品格。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的日月山河,飞禽走兽,草木虫鱼,品种不同,形态各异。人类社会的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色彩斑斓,和而不同。孔子认为,对待这种不同,应该采取积极的宽容的态度。君子豁达大度,海纳百川,小人则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模式做人做事。儒学的这种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说用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一种宗教来统一世界,是不可能的。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它同样缩短了各国和世界的距离。每个国家都渴望快速发展,每个国家都希望和平幸福。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一带一路”提出的 “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实施路径,汇聚起世界各国谋发展,求和平的愿望与梦想,是一条促进文明对话,交流合作的多彩纽带。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而向全球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前景最好的合作平台。2017年5月和2019年4月,在北京成功举办的“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向全球展现了将“一带一路” 建设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美好前景。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繁荣与合作共赢、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纽带就是孔子学院。由中外双方秉持共建、共有、共管、共享原则建立的世界各国孔子学院,架起了中外语言文化沟通理解的桥梁,为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作出着重要贡献。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孔子学院努力成为实践 “丝路精神”的先行者,把自身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融为一体。据统计,2019年共新设27所孔子学院和66个孔子课堂。截至2019年12月,共在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孔子课堂。“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和汉学研究带来了发展机遇,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以实际行动,促进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人心。其中一所是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2007年成立时,团队只有4个人,学生才几十人。如今,仅中方团队就有65人,学生5000多名。


这些都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经济合作,文明互鉴都意义重大。“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


 “一带一路”正在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作为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大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平台,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蒙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对两国人民的长久友谊、相互了解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蒙古国和新中国文化交流其实要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那时有许多蒙古人到中国留学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1957年,蒙古国立大学开设中文课程,从而开始了我国汉语教学、汉学研究、中国文学翻译历程。


上世纪50-60年代,在蒙古国涌现出一批汉语人才。这一时期翻译出版了多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其中主要代表作有:茅盾的《子夜》(1957)、周立波的《暴风骤雨》(1954)、巴金的《家》(1960)、郭沫若的《山海清晨》(1958)、鲁迅的《长明灯》《狂人日记》等(1962)、老舍的《骆驼祥子》(1965)等等。1959年用蒙文出版了中国古典白话短篇小说选集 《今古奇观》。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 “一带一路”建设以来,随着蒙中两国友好睦邻关系的发展,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文学交流也日趋活跃,蒙古国掀起了中国图书热,蒙古国中蒙文翻译家队伍日益壮大,涌现出一批年轻有为的翻译家。蒙古国翻译家翻译出版的图书内容越来越丰富。蒙古读者对中国经典著作、文学作品兴趣高涨,在翻译出版中国著作、文学作品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9年,蒙中两国隆重庆祝了蒙中建交7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庆祝蒙中建交70周年,双方举办了贯穿全年的纪念建交70周年的活动。两国建交70周年丰富多彩庆祝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摆脱贫困》蒙古语版首次亮相蒙古国,并赢得蒙古国读者的青睐。如今,蒙古国汉学家、翻译家已经完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蒙古语版翻译工作,著作不久将会亮相蒙古国。


中国文化译研网2019年9月在蒙古国成功举办了“中蒙联合书展”、“中蒙汉学和文化交流学术论坛”,都作为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活动,意义重大。


如今,中文典籍《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孙子兵法》,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在蒙古国已全部翻译出版。《70年·70个作家·70篇优秀小说》、莫言的《酒国》《生死疲劳》《变》、余华的《活着》、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姜戎的《狼图腾》、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以及铁凝、张洁等著名作家的优秀短篇小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等多部著作已在蒙古国问世。


蒙中两国文化交流的实践表明,丰富的文化交往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让两国友好的理念更加深植于人心。目前蒙中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文学作品互译正在发展中,已经开始的美好事业,靠的是双方有心人的热情和耐力。


中国有句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蒙中两国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两国学者、翻译家合作交流的空间很大,相信汉学家、蒙古学家、翻译家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化文化交流,进一步携手,一起努力,为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民心相通、友好往来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蒙古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当前,蒙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步入“一带一路”合作的快车道,蒙中两国关系日益成为邻国间友好关系的典范。


蒙中“邻里心灵相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建立举国机制,采取最全面、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全力防控疫情,经过艰苦努力,已经取得积极效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强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政府当前头等大事。中国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我们相信,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最终会取得胜利。


患难见真情,共同抗疫情。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和支持中国所作出的努力不仅是在保护本国人民的健康,而且是在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病毒无情,人间有援,勇敢笃定,战无不胜。如今中国人民遇到困难,世界各国人民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同舟共济。中国政府也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有效遏制疫情在全球范围传播。


蒙古国有句谚语说,“邻里心灵相通,命运与共”,中国也有常言说,“好邻居金不换”。疫情发生后,蒙古国领导人和有关单位、民间组织、企业、智库等致信中国领导人和有关方面,向中方表示慰问,对中方采取的坚定有效的措施予以高度评价和肯定。蒙古国政府向中国提供资金援助,并正式启动“永久的邻居,心灵的支持”人道之旅行动,号召全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提供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援助。很多单位公务人员自愿捐出一天工资,支持中国抗击疫情。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艰难时刻,蒙古国政党、民间组织、友好协会、企业、老百姓等伸出援助之手,表示团结一致,自愿捐款,为中国加油。不完全统计,到目前截至,蒙古国社会各界募集的善款已达近500万元人民币,数目不高,但充分体现了蒙古人民的感情。


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2月27日专程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访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特图勒嘎总统会谈时强调,总统先生作为疫情发生后首位访华的外国元首,专程来中国表达慰问和支持,充分体现了总统先生和蒙方对中蒙关系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是中蒙两个邻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生动诠释,我对此表示赞赏。 


习近平主席强调,经过全中国人民团结奋战,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态势正在拓展。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巴特图勒嘎总统表示,蒙中是全面战略伙伴,蒙古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愿在这一艰难时刻与中国人民同舟共济。蒙方愿在此前已经向中方提供捐款的基础上,再向中方赠送3万只羊,以表达蒙古国人民的心意。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难。按照蒙古民族习惯,赠送绵羊,是情真意切的表现。


中国驻蒙古国特命全权大使柴文睿2月27日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友邻携手,共克时艰”的文章,文中强调,有友好邻居的暖心慰问,有世界各国的大力支持,我们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并不孤单。相信爱心的明灯定能尽快驱散疫情的阴霾,中国定能赢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人心齐,泰山移。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是一个国家的疾病,而是人类的面临的共同威胁。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全面打赢这场战争。中国人民一定会赢。


本文作者

其米德策耶.jpg

其米德策耶,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蒙方院长,蒙古国立大学教授,蒙古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蒙古国国家功勋文化活动家得主。毕业于蒙古国立大学,曾在北京语言与文化大学进修,语言文学博士。曾获国家翻译最高奖“金羽毛”奖,世界孔子学院先进个人奖、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等。


部分译作包括《中文典籍译丛》中的《论语》《孙子兵法》《大学》《中庸》,《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短篇小说精选》中冰心的《远来的和尚》,张洁的《最后高度》,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哦,香雪》《火锅子》,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



《世界汉学通讯》长期向全球业内专家学者征稿,优秀作者将有机会被聘请为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特聘顾问,并受邀到北京语言大学进行文化或学术交流。


投稿请联系王富丽(wangfuli@cctss.org)。


责任编辑:罗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