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青年汉学家何伊纱:中国发展令人瞩目,学中文越来越有用武之地

来源: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珍 唐慧敏

2019-06-24

  “我很喜欢上海的城市治理,它总是给我一种很安全的感觉。”


  德国青年何伊纱和中国的故事可以追溯到读小学时,当时一个中国女孩成为了她的同桌。2012年,当何伊纱第一次真正踏上中国的土地,尝到了“正宗”的中国美食,她才发现,原来,当年小学同桌父母经营的中餐厅的菜肴是欧洲改良版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仅体现在丰富的中餐体系中,还体现在各种山川地理间。从2012年到2019年,何伊纱已经来过中国很多次,但每一次都有新的体验。日前,何伊纱来到上海,这一次她是来参加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社科院承办的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的。在研修间隙,她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的采访。


微信图片_20190624101051.jpg


  从小和中国结缘,学习中文是“明智的”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为什么当初选择中文作为自己的主修专业?


  何伊纱:我一直都对中国很感兴趣。我从小学起就开始接触中国文化,当时,我的同桌是来自广州的一位中国女孩儿,她的父母在德国经营一家中餐馆。我和她的关系非常好,下课后,我俩常常一块儿去她父母的店里写作业,当然,她父母也会为我们做一些美味的中式小点心吃。那时,我对中国充满好奇。我的妈妈是一位老师,我们家也常常会邀请一些外国朋友来家里做客,体验德国生活,其中就包括不少来自中国的朋友。所以,我从小就接触中国文化,一直都希望有机会可以正式学习。


  选择进入中文系学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经济也越来越强大,我觉得未来中国和德国之间的交流、贸易一定会越来越多,对我的就业也会很有帮助。所以,我在柏林自由大学读书时,主修中文,辅修经济学。可惜的是,德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太少了,他们有些人甚至当时无法理解我的选择。现在,中国和德国、和欧洲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中国发展令世界瞩目,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有用武之地。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明智的!当然,我也希望为两国之间的进一步了解与合作作出一些努力。


  中国之大不只是面积,更在于文化多样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2012年你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是什么样的感受?之后几次再来到中国,感到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何伊纱:2012年是我第一次到中国,本来是和朋友约好一同来中国旅游。可是,她临时有事,我就只能独自过来。本来以为,独自在中国旅行会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结果完全不是,中国人的开放热情总会让我有种被欢迎、被陪伴、被照顾的感觉。


  第一次来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些特别有知名度的城市,比如西安、北京等,在西安看兵马俑,在北京看长城。我常常会选择坐普通火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这就意味着在火车上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我遇到的同行的乘客都非常热情友好,他们会和我聊天,还会和我分享食物。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爷爷,和我一起分享他自己做的炸小鱼儿。在中国旅行,虽然看起来是一个人,但是从来都不会是“一个人”。


  在中国旅游期间,肯定会去体验中国高铁,德国有类似于中国高铁的火车叫ICE,但是它常常不准时,中国高铁的准时程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014年,我再次来到中国。当时是参加一个支教项目,我在四川的一个农村教英语。那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我第一次接触中国的少数民族以及他们的文化。我觉得太神奇了,因为很多外国人是不了解中国的,只知道中国很大。事实上,中国的“很大”不仅仅体现在地理面积上,还体现在民族文化上。我在四川、贵州一带接触过彝族、苗族、布依族,已经觉得非常多样丰富了。想想中国总共有56个民族,这该是多么丰富多彩的文化呀!


  我非常喜欢彝族、苗族这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和装饰品,那段时间,我买了非常多。我把它们带回德国后,我的德国朋友们都会问我是在哪里买的,他们也很喜欢,有的还会让我帮忙“代购”。后来我就想,这是一个向德国、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的好机会啊,可以将这些少数民族服装引进德国出售,同时,也可以帮助当地的民族服饰手工业者更好地传承他们的手艺和文化。这是我这一段时间正在努力践行的事情。


微信图片_20190624101059.jpg


  中国农村生活方便,乡村治理需要循序渐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目前中国正在实行“乡村振兴”,你觉得中国和德国的乡村治理经验有什么可以互相借鉴的?


  何伊纱:我在中国农村生活了挺长时间,也很喜欢在那里生活。因为,中国的农村总的来说还是很方便的,村子里都会有小超市,不需要为了买一个东西走很远的路。德国的农村就没有那么方便了,如果要买什么东西急用,还是得开车几十公里去城里。


  德国的乡村建设计划开始得比较早,20世纪初起就提出了这样的概念。我感觉德国乡村的居民相对于中国乡村居民来说,更像是职业农民。通常来说,乡村居民住得比较分散,这样,德国的乡村农业生产就可以清晰地划分为有机农业和非有机农业。有些“大农民”拥有大片的土地和农场,可以机器作业。“小农民”就会专注于有机种植,德国和欧盟都以各种方式来支持有机种植。或许中国也可以作这样的区分。相对来说,我更了解的情况是,德国一直强调乡村风貌建设,乡村景观、农民的乡村生活质量都在慢慢提升,不过这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垃圾分类重在教育,环境激励也很重要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这是你第几次来上海,对这座城市有怎样的印象?


  何伊纱:这是我第四次来上海,第一次来上海时,觉得非常“惊艳”,上海这座城市集“摩登”与“历史”于一体。尤其是最经典的黄浦江两岸的景色,一边是欧式老建筑,一边是摩登繁华的CBD,让人印象深刻。从第二次来开始,我就觉得上海很熟悉,有种很舒服的感觉。上海这座城市无论做什么都很方便,到处可以看到便利店,地铁四通八达,还有各式各样的餐厅、酒吧。而且,我很喜欢上海的城市治理,它总是给我一种很安全的感觉。


  这一次来上海,我发现街上有“垃圾分类”的宣传,路边的垃圾桶也和之前不一样了。我了解到,原来上海7月1日就要正式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了。有很多中国朋友会问我德国垃圾分类的情况,还有德国垃圾分类的经验,等等。我觉得,要真正做好垃圾分类,最关键的还是教育吧!我从小就在学校里面学习垃圾分类,所以我和我的同学都很清楚什么垃圾应该扔在什么地方。此外,生活环境也会要求我们养成这样的习惯,比如我住在柏林的一家公寓里,我们大楼楼下就有各种各样的分类垃圾桶,每户居民必须严格执行垃圾分类。但是,我的父母生活在农村,他们在垃圾分类方面就执行得不是很好,再加上他们小时候没有在学校学习过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经常搞不明白哪些垃圾应该扔在哪里。


  如果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执行垃圾分类,或许罚款是一种办法,因为我的哥哥生活在丹麦,他就曾经告诉我,垃圾不分类乱扔是会被罚款的。当然,“奖励”也会是一种好办法,在德国,我们从超市买的水、饮料很多都是装在塑料瓶或者玻璃瓶里面。结账时,我们还需要付瓶子的钱,差不多0.25欧元一个,超市里面有回收的机器,下次再来超市时可以把瓶子拿过来投入到机器中,取回当时付的瓶子的钱,这可能勉强可以算是一种奖励吧。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何伊纱:我会一直做中国和德国之间的文化桥梁。我现在的男朋友是中国人,我们正准备考虑结婚的事情。这几个月,我们一起思考筹划的事情就是如何将中国的民族服饰引进德国、欧洲,希望德国人可以对中国有更多了解,至少,我们希望他们可以知道,中国的服装不是只有“旗袍”。我也非常希望更多地参加类似于“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这样的活动,更进一步了解中国。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