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汉学与中国学研究机构概览:巴基斯坦

来源:世界汉学中心

作者:

2025-07-29

  汉学(Sinology)与中国学(China Studies),作为跨越时空、沟通文明的独特学术领域,其发展脉络深深根植于世界各国对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与当代发展的持续探索之中。从东方到西方,众多学术机构薪火相传,深耕细作,在世界各地构建起各具特色的中国知识生产与传播体系。

  为系统梳理全球汉学与中国学研究的机构版图,清晰展现其历史沿革、研究特色与学术贡献,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文明互鉴,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在世界汉学中心海外汉学数据库的资源支持下,推出“全球汉学与中国学研究机构概览”系列推送。

  系列推送将按国别(地区)维度,系统梳理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汉学与中国学研究机构——包括顶尖大学的相关院系、专业研究所、国家图书馆特藏部门、重要智库以及有影响力的学术团体等。每一期内容,我们将聚焦一个国家(或地区),客观介绍其核心研究机构的学术传统、重点研究方向、代表性学者、馆藏资源、学术活动及其在促进本国(地区)理解中国、推动中外学术对话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系列梳理,能够:

  为国内相关研究学者、全球汉学家、中国学研究专家、青年学子及关注中国的人士提供一份实用的参考资料与交流索引;

  清晰呈现世界各地汉学研究的多元格局与丰富成果;

  搭建一个知识共享的平台,增进不同文明视角下的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全球中国研究领域的学术合作与文明互鉴。

  敬请关注“全球汉学与中国学研究机构概览”系列内容,与我们一同探索世界眼中的中国学问。本期推送的国家是巴基斯坦。

  1.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

  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odern Languages Islamabad)是巴基斯坦最早开设的中文系,其历史可追溯至1970年。该系最初成立的目的是为巴基斯坦军方人员提供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以满足军方的翻译需求。随着学校在2000年升格为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2001年,该系正式开设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课程。2005年,中文教学扩展至首都伊斯兰堡以外的地区,开始在拉合尔分校、卡拉奇分校以及费萨拉巴德市分校教授汉语,扩大了其在巴基斯坦的影响力。在教学方面,中文系提供从基础汉语到高级汉语的系统化课程,内容涵盖汉语语言、文学、文化等多个领域。在研究领域,中文系致力于汉语语言文学、中巴文化交流、中国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学术探索,并出版了《巴基斯坦中国研究》等学术刊物,为巴基斯坦的汉学研究构建了重要的学术平台。

1.jpg

米斯巴·拉希德(Misbah Rashid)

  中文系的师资队伍由本土教师和外籍教师共同构成。本土教师中,米斯巴·拉希德教授是杰出代表,作为巴基斯坦第一位本土汉语教师,她拥有四十年的丰富教学经验。她编写出版了大量的汉语教学乌尔都语文章和书籍,并将《论语》翻译成乌尔都语,为巴基斯坦的汉学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2005年,该系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共建了伊斯兰堡孔子学院,这是巴基斯坦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第一所孔子学院,为巴基斯坦的汉语教学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平台。同时,中文系也与中国的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持续开展学生交换项目、教师互访交流以及联合科研合作等多种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中巴两国在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2.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设立的中国研究中心(Chinese Studies Centre,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s andT echnology, NUST)围绕中国社会、战略、政治、语言、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环境以及科技等领域开展研究,并重点研究中巴经济走廊的各个方面,同时也为政府部门、相关组织及实体提供技术投入。2023年,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籍中心主任相杨正式上任,这是首个由中国籍女性担任主任的巴基斯坦中国研究中心。

2.jpg

  中心负责人之一伊德·哈桑·贾维德是巴基斯坦著名汉学家,获得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巴基斯坦驻德国、新加坡和毛里求斯大使,著有《汉语易学》《中国软实力代码》《派拉蒙汉语英语乌尔都语词典》等多部作品。在他近37年的外交生涯中,在我国从事了两项为期近10年的外交任务,并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中文。

  3.巴基斯坦智库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

  巴基斯坦智库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Global Silk Route Research Alliance),2022年3月,从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NUST)退休的泽米尔·阿万教授成立了“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GSRRA),并担任该联盟的创始主席。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GSRRA)的目标是帮助读者对地缘政治相关事件形成批判性和反思性的思考视角,重点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亚洲、穆斯林世界等领域。联盟积极促进科技、创新、教育、贸易、技术转让、商业等领域的合作,同时也鼓励青年以及少数群体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3.png

  泽米尔·阿万(Zamir Ahmed Awan),巴基斯坦著名汉学家、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馆原科技参赞。任期间,他一直致力于中巴两国的关系发展与经济建设,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

  4.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hina Study Centre, University of Peshawar)于2016年10月17日在白沙瓦大学正式建立,其成立得益于中国驻伊斯兰堡大使馆的资金和专业支持。时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也出席了中心的开幕仪式。中国研究中心关注对巴基斯坦和中国两国而言都至关重要的问题。研究活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文明、中巴关系、中巴合作项目、中巴经济走廊(CPEC)、“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合作组织(SCO)、区域一体化和文化合作等领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目前由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常务副校长扎西德·安瓦尔(ZahidAnwarA)担任。

4.jpg

  5.伊斯兰堡COMSATS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伊斯兰堡COMSATS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hina Study Center, COMSATS University Islamabad)于2013年在伊斯兰堡COMSATS大学成立。中国研究中心旨在成为伊斯兰堡COMSATS大学涉及的所有与中国相关的活动的处理中心,其研究涵盖教育、科技、商业和文化等领域。中心致力于促进联合研究,并寻求与中国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和大学的广泛合作,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吸引巴基斯坦学者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并促进巴基斯坦与中国两国之间的学生交流和人员往来。另一方面,中国研究中心也致力于向中国人民展示和推广真实的巴基斯坦形象,其愿景是将中国推广为巴基斯坦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伙伴。

5.jpg

  6.拉合尔政府学院中国研究卓越中心

  拉合尔政府学院中国研究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hina Studies, GC)是巴基斯坦拉合尔政府学院大学下属的研究机构,该中心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曾举办过多次关于中国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模式、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学术研讨会和讲座,为巴基斯坦学者和学生了解中国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2018年11月7日,拉合尔政府大学政治科学学院与卓越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第六届“人权:挑战与展望”国际会议,吸引了全球32个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参加。

6.jpg

第六届“人权:挑战与展望”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Rights: Challenges & Prospects)

  7.俾路支信息技术、工程和管理科学大学

  中国研究中心

  俾路支信息技术、工程和管理科学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hina Study Center Balochistan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BUITEMS),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的成员,BUITEMS致力于提升巴基斯坦与中国在商业、科技领域的合作,因此在2021年6月,俾路支信息技术、工程与管理科学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SC)正式成立。该中心的使命是促进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在加强两国大学之间的联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心开展多学科研究,尤其关注与中巴经济走廊相关的主题。此外,中国研究中心还开设汉语课程,培养文化理解能力,助力巴基斯坦民众(尤其是俾路支省)的个人能力建设。中国研究中心是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持久友谊的见证,为学术发展、研究进步和文化鉴赏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研究中心致力于通过其多元化的举措,建立巴基斯坦和中国人民之间更深厚的联系,并超越地域界限,丰富其服务对象的生活。

  8.巴基斯坦汉学家理事会

  巴基斯坦汉学家理事会(Pakistan Sinologists Council)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与伊斯兰堡国立现代语言大学牵头,该理事会的具体工作安排包括建设巴基斯坦汉学家数据库,开展联合培养汉学领域学术人才培养,进行联合学术研究等。巴基斯坦汉学家理事会是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期将积极推动两国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学术科研、文化交流、高层次国际汉学人才培养等相关领域的合作交流,共同开启巴基斯坦汉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9.萨戈达大学巴基斯坦中国研究院

  萨戈达大学巴基斯坦中国研究院(Pakistan Institute of Chinastudies, University of Sargodhar)成立于2018年,旨在介绍和推广中国语言、文化和文明,并加深学生对中国政策及其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中的作用的理解。该研究院追求为中巴两国人民搭建双语平台,促进共同利益,具体为通过专门课程促进汉语学习,举办旨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活动,以及与中国研究相关的会议、研讨会、工作坊、讲座和其他学术活动,旨在满足巴基斯坦尤其是萨戈达地区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同时研究院还帮助萨戈达大学与中国高校、智库以及中巴经济走廊其他利益相关方建立利益对接,积极推动学术活动与当地社区和经济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系。

7.png

  10.全巴基斯坦华人华侨联合会

  全巴基斯坦华人华侨联合会(AllPakistan Chinese Association)于2010年在首都伊斯兰堡正式宣布成立,这是巴基斯坦建国63年来首个全巴华人华侨组织,是一个专门为在巴基斯坦居住和工作的华人华侨组成的组织。该联合会的成立离不开中国使馆的大力支持和推动。这个组织主要负责维护华人华侨的利益,并促进华人华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联合会的成立将进一步增进全巴各华人社区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有效地维护在巴华侨华人利益。

8.png

  11.巴基斯坦中国青年华侨联谊会

  巴基斯坦中国青年华侨联谊会(AllPakistan Chinese Overseas Youth Federation)的使命是巩固巴中关系,并在青年群体中深化巴中友谊,在巴基斯坦推广中国文化和语言,为巴基斯坦各地优秀学生提供中国奖学金以及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9.png

  12.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中国—巴基斯坦研究中心

  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中国—巴基斯坦研究中心(China-Pakistan Study Center, Institute of Strategic Studies Islamabad),2016年8月19日,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理事会批准在所内成立中巴研究中心(CPSC)。此举反映出各方对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最新认识,即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新兴大国。鉴于中巴两国传统友好关系,了解中国对巴基斯坦至关重要。鉴于地区和全球形势的变化,CPSC负责对中国的政策及其对巴基斯坦及周边地区的影响进行专门研究和分析。研究中心还积极开展国内外拓展活动,以增进对中巴关系的了解,同时发展与中国智库的联系,并推动两国民间交往。

10.jpg

  13.巴利亚大学中国学习与研究中心

  巴利亚大学中国学习与研究中心(Pak-China Study & Research Center Bahria University ),旨在成为巴基斯坦与中国开展多学科学术、研究、创业、商业和合作活动的中心。该中心将设立四个相互关联的中心,即研究与创新中心、协作促进中心、汉语中心和文化与凝聚力中心,以应对科学、技术、商业、物流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关键挑战。PCSRC旨在聚焦中巴合作的关键领域,识别潜在挑战,构思整体计划,并利用内外部资源,以产出知识并提供关键解决方案。凭借在上述领域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以及强大的国内外研究专家团队配备,PCSRC目前正与中巴两国的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开展多项研究项目。

11.png

  14.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秘书处办公室

  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秘书处办公室(China-Pakistan Economic Secretariat Office),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由巴基斯坦发展和工业部部长和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共同主持工作。中巴经济走廊是区域互联互通的框架,不仅惠及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还将对伊朗、阿富汗、中亚共和国及周边地区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推动完善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系统,促进贸易、商业流通、能源生产运输等领域的现行业务模式优化,并通过双赢模式加强合作,最终构建一个互联互通、命运共同、和谐发展的地区。此外,办公室还致力于加强地缘间的联系,同步促进人员往来活动,通过学术、文化和区域知识增进区域内国家间的了解。

12.jpg

  15.喀喇昆仑国际大学CPEC研究中心

  喀喇昆仑国际大学CPEC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CPEC, Karakoram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喀喇昆仑国际大学“中巴经济走廊研究中心”的设立是基于建立中巴经济走廊的深远意义。理解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并制定适当的发展政策是政策制定者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巴经济走廊研究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研究领域涉及环境问题、GIS与遥感、市场营销、信息与通信、丝绸之路、冲突与原住民权利等多方面。

13.png

  16.信德大学远东和东南亚区域研究中心

  信德大学远东和东南亚区域研究中心(Area Study Centre Far East And South EastAsia, University of Sindh, Jamshoro)于1973年根据巴基斯坦政府教育部的指示开始运作。随后在1975年,巴基斯坦国民议会通过法案,批准在巴基斯坦设立区域研究中心。自此,该中心凭借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对国家建设进程的奉献在巴基斯坦全国范围内赢得广泛声誉,逐步实现了议会法案的目标。中心的使命包括通过从事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培养科研人员,并按照信德大学的标准和要求开展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及其他课程。同时积极促进与其他教学和研究机构的跨学科合作,与国内外学术机构或高校建立教师交流项目,组织会议、研讨会和进修课程,促进教学和研究发展,提供与研究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以造福相关部门。

14.png

  17.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

  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 Institute),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于2018年8月成立。该中心旨在弥合全球如能源、贸易、技术、气候变化、旅游、商业、金融以及中巴关系等相关议题的研究与政策之间的差距。同时中心也致力于促进对中国的研究,包括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与巴基斯坦参与中巴经济走廊(CPEC)项目息息相关。中心拥有庞大的高校、政府机构、企业和民间社会组织网络,旨在借鉴中国在科学知识和政策工具方面的经验教训,促进合作、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

15.png

  18.自由克什米尔大学CPEC中心

  自由克什米尔大学CPEC中心(CPEC-Center, University of Azad Jamumu & Kashmir )。自由克什米尔大学的中巴经济走廊中心是中巴经济走廊(CPEC)及其对自由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影响的研究、培训和能力建设中心。

  19.巴中研究院

  巴中研究院(Pakistan and China Institute),巴中研究院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是巴基斯坦首个非政府、无党派、非政治性的智库。研究院致力于成为促进巴基斯坦与中国在各领域民间交流的主要非政府平台,研究聚焦外交、教育、能源、经济和环境等领域,并特别关注青年和妇女群体。在实现这一愿景的过程中,巴中研究院致力于通过举办会议、讲座、互访、出版期刊、电子杂志和纪录片等多种形式,推动严谨的讨论和深入的分析。巴中研究院是中巴两国重要双边关系的积极倡导者,并已经发展成为两国值得信赖的机构,成为两国社会各界寻求建议、援助和信息的首选机构。

16.jpg

  20.中巴高等教育研究院

  中巴高等教育研究院(China-Pakistan Higher Educati on Research Institute),2021年10月15日,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与中国高等教育协会(CAHE)在“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第四届交流机制会议”上联合宣布成立中巴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院品牌揭牌仪式在国立科技大学(NUST)和北京大学以混合模式同时举行,盛况空前。该研究院的成立旨在加强与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之间现有的学术和研究合作。


责任编辑:吴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