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民:盼独立翻译中国古典巨著介绍到缅甸

来源:国际出版周报

作者:许惟一 窦元娜

2019-01-09

Kaung Min 1_副本.jpg

杜光民

缅甸翻译家

杜光民致力于中国文学的翻译工作,积极向缅甸读者推广中国文学。他的主要翻译作品包括:《论语》、《围城》(钱锺书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长篇小说《蛙》、《生死疲劳》、《红高粱家族》等。即将出版的译作: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他曾获得2008年缅甸国家文学奖翻译奖、2015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


记者:您与中国的缘分是从何时开始的? 请您简要讲述印象深刻的中国故事。

杜光民:我是出生在缅甸的缅甸籍华人。小时候,父母会在我的课余时间送我去华文补习班去学习中文。于是我从小就与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长大以后,我开始从事翻译中国文学的工作。通过进一步地学习,我逐渐深入研究中国文学与文化。2015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第一次来到北京。那一年,我因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而踏上这方土地,从此,与中国文学作品译介的缘分越结越深。我在这里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也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汉学家同行,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值得强调的是,今年是我的第三次北京之行。

 

记者:您长期从事汉语语言文化方面的研究,请您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开始这项工作并将它变成一项个人事业来持续发展?

杜光民:我从小就对中国的文学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2008年,我的第一部翻译作品出版,起初翻译对我来说还只是业余爱好,但是随着多部作品的翻译与出版,我对中国文学翻译的热爱越来越深沉。于是慢慢地,我将这份爱好变成了为之奋斗的工作。当我阅读到一部自己很喜欢的作品时,我便会想要将它翻译出来分享给其他人。

 

记者:就您翻译或出版的作品而言,您是如何在字里行间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中国文化以及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的?

杜光民:近年来,我翻译的中国作品,几乎都是文学类作品。相较于描述中国近期的发展变化,其中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化的描写。我认为,翻译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仅要忠实于原著表达的内容,还必须力求传递出原著的文学风貌和精神风骨。这样,读者才会真正领略到中国文化以及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记者:您今后有何工作计划?

杜光民:我有时候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东西,翻译工作便是如此,它需要足够的耐心与定力。我近期有一个想法,希望挑战自己独立翻译一部中国的古典巨著。但是这个计划可能需要等到明年或者再搁置几年才会开始实施,因为真正着手翻译之前,我需要做足功课。

 

记者:中国正在持续推进海外文化合作交流工作,您觉得目前中国作品在海外的翻译、出版工作存在哪些难点?

杜光民:在缅甸,出版一部原文不是英文的翻译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是因为缅甸的大多数出版社都倾向于出版原文是英文的翻译作品,而且能够翻译中文作品的翻译家也相对较少。我认为这是中国作品在缅甸翻译、出版方面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记者: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您认为它将会给中国和缅甸带来哪些文化上的机遇与挑战?

杜光民: 缅甸是中国的邻邦,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中缅两国山水相连,文化交流更是源远流长。所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它必将推动中国和缅甸之间的文化交流,使缅甸人民进一步地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人民也将会进一步了解缅甸文化。当然,机遇和挑战有时候是并存的。所以我们必须作好准备,在牢牢把握机遇的同时也应该勇敢地面对挑战并且战胜它。


本系列文章由中国文化译研网与国际出版周报共同策划,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罗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