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译研网英语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国文化知识辞典》系列项目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朱贺芳

2017-06-12

 6月9日,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英语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国文化知识辞典》系列项目研讨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

文化部外联局翻译处处长、CCTSS联合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蒋好书,北京语言大学汉学所所长、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卓越,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译审、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程维,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天津外语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陈伟,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吴自选,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王仁忠,新加坡翻译家周蕴仪,美国文教专家文逍帆以及凤凰出版集团特别推荐美国青年翻译家边斌等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同就“英语专委会”成立工作办法及《中国文化知识辞典》项目展开讨论。会议由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文化译研网执行主任徐宝锋博士主持。

微信图片_20190815160336.jpg

  各位领导坦言“英语专委会”成立宗旨

  会上,徐宝锋博士结合CCTSS宗旨、目标等,对重大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展情况进行了整体汇报。他谈到,成立英语专家委员会有助于加强文化互译能力,切实推动中华文化作品跨越语言、文化、渠道障碍,走出国门。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被海外所发现、了解、理解。

  蒋好书处长在致辞中提到,要让中国文化在世界得到客观传播,以最好的语言让世界了解中国,需要有一支优秀的专家团队来支撑、落实,在词汇的选择、编写、翻译和呈现上指导和保驾护航。她强调,重点推进《中国文化知识辞典》系列项目,为项目组建优秀的编、写、译队伍,构建政府、学术界与大众之间的桥梁。

  黄卓越教授谈到,中国文化译研网专家委员会可以确保项目的稳步前行并推动进一步规划,极具指导性。他认为,《中国文化知识辞典》首先要确定中文母语版词条内容,并对中国文化知识及西方知识展示模式等方面进行详细调研;英文版内容可在专家委员会的直接指导下组织翻译、审校等工作。

微信图片_20190815160402.jpg

微信图片_20190815160426.jpg

  众专家为《中国文化知识辞典》献计献策

  在专家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就“专委会”成立工作办法及《中国文化知识辞典》系列项目分别提出意见和建议。

  黄友义谈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类翻译任重道远,英语专家委员会在内容和语言上双重把关,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他认为,CCTSS发展潜力很大,找到合适的推广渠道加大推广力度尤为重要,要在世界范围内联系多领域优秀译者,加强合作。

  周蕴仪表示,希望新加坡和中国在作品互译、文化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多方面资源促进项目研发,期待通过项目合作共同弘扬两国文化。

  王仁忠认为这不只是一个项目,更是一次智库型的实践与思考。他建议开展专业研讨、智库研究,研发相关课程和项目,以帮助译者提升水平;同时,通过举办沙龙、茶会、作品赏鉴等活动以达到预期推广目标。

  文逍帆重点建议提前确定翻译作品的目标市场,并对翻译标准进行统一和规范,以便译者为不同的受众群体译介优秀作品。各位专家对其观点表示认可,纷纷强调“辞典”编写过程中出版社的选择及前期参与尤其重要。

  边斌表示CCTSS对于一个自由译者而言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平台。他认为,优质内容是翻译的根本,要在了解读者群的基础上提升作品的可读性,为受众呈现精品。

  陈伟结合自身经验,针对《中国文化知识辞典》提出建设性意见。他认为,“专委会”要着眼于把控宏观理论方向,系统规划词典结构、特色梳理以及人员、出版社配置等;同时邀请中国文化相关专家确定汉语本,以确保内容的权威性和可读性。

  程维认为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且不可分离,要在把握、权衡内容的基础上,确保形式的互动性。

  吴自选认为《中国文化知识辞典》的整体思路要理清,母本的选择尤为重要。建议在线和纸质出版相结合,以推动《中国文化知识辞典》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微信图片_20190815160457.jpg

微信图片_20190815160520.jpg

微信图片_20190815160543.jpg

微信图片_20190815160610.jpg

微信图片_20190815160637.jpg

  此后,徐宝锋博士宣布“中国文化译研网英语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蒋好书处长和黄卓越教授为专家委员颁发荣誉证书。

微信图片_20190815160704.jpg

微信图片_20190815160708.jpg

微信图片_20190815160712.jpg

  英语专家委员会旨在更好地服务“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等重大项目,切实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平等对话。《中国文化知识辞典》系列项目旨在从权威高度,组织国内外学者专家联合工作,确定一套适用于当代全球读者使用和学习的中国文化知识参考资料。本次会议为中国文化基本知识在全球范围内正确诠释和充分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朱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