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安泽》:外国人如何写出“文艺范儿”的中国乡村故事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中国文化译研网

2020-09-28

《老乡安泽》是拉脱维亚籍中国电视台主持人安泽创作的以“中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作品,目前正在申报国家丝路书香工程“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安泽十几年前因热爱中文而来到中国,并爱上了中国。在中国从求学到工作的十几年间,她掌握了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活跃于中国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电台、电视台以及各种大型晚会的舞台上。

微信图片_20200929171559.png

2020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9月26日起“云上”启幕,安泽通过线上展台进行了新书《老乡安泽》的图书分享会直播。博览会期间,她还与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进行了一次对话,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经历以及她作为中拉文化交流发展的见证人的所见所感。

《老乡安泽》的创作经历


首先我觉得写这本书是一件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正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后就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受到江西教育出版社的邀请,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以外国人的视角写中国的作者和选题。我一直喜欢读书,而且相比起电子读物,我更喜欢有质感的纸质书,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写书,所以一听说我有机会写书,我非常重视和珍惜这次机会。 


其实就外国人写中国的图书来说,我的书不是第一本,而且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外国人写美食、旅游、长征等主题的图书写得特别好。经过与出版社的人员沟通,我们共同确定了一个适合我创作的选题——乡村。虽然来中国的外国人很多,但他们很少会专门去中国的农村看看,而我由于工作原因能有机会走进中国乡村,因此可以通过我的创作让大家看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乡村。当时正好了解到“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虽然最开始这也是我的盲区,但通过走访乡村,我对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而也就有了这本《老乡安泽》。


谈到我的创作方式,我在动笔前确定了要以一种富含文艺气息的文字来创作这本书。因为有时候太正统的风格会让读者与内容产生距离,而文艺的写作风格由浅入深,能吸引读者走进我的故事里,更好地了解中国乡村。我知道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个重要的事情,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脉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吸引大家走进中国乡村、了解中国乡村,并看到它一路走来的发展成就。


《老乡安泽》在创作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我不是研究乡村振兴的专家,很多方面如果没有百分百的依据我是不敢写的,我个人对我自己的一个要求是:在书里呈现的东西一定是我自己看到以及有依据的。对于这本书,我希望大家不是看了就忘了,而是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和回味。



《老乡安泽》适合谁读?


这本书对于拉脱维亚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是他们中国之旅的开始,一般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很难走进中国乡村,但其实中国很多最原汁原味的特色就在乡村,再加上中国正处乡村振兴的阶段,所以这本书刚好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城与乡之间拉进距离。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对于想要知道外国人对于中国乡村以及乡村振兴看法的朋友,我认为《老乡安泽》是一本很好的读物。



“一带一路”牵线中拉情谊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的家乡影响很大,明年是中拉两国建交30周年,这30年来,很大的转折点是我们加入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17+1合作)。因为我们国家比较小,在一些资源方面,如财力、人力等可能比较受限,而“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加入“17+1合作”后,拉脱维亚得到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会。比如拉脱维亚有一家“百年老字号”的矿物漆公司,它生产的漆是纯天然无害的。因为得到了中国的认可,这家公司获得了为大兴机场提供涂料的机会。我觉得类似这样的中拉合作都是“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国家带来的发展契机。


中拉文化交流方面,我举个小小的例子。我最初来中国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清楚我的国家在哪儿,而现在一提起拉脱维亚,有一部分中国人不只是听说过,而且对它有一定了解,至少知道它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我觉得这样的细节说明中拉两国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了,也体现了中拉两国文化交流成功的一面。



关于“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


“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是中国“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走出去”的一项重点工程,是国家“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语言大学作为秘书处,由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为平台执行落实,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其他重点区域,广泛联系和积极培养对我国友好的海外汉学家、作家、媒体人、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让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鼓励并支持他们创新对外出版话语体系,面向国际市场和海外读者客观介绍中国,为促进相互理解并扩大文化、出版合作奠定基石。


截止目前,“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所征集内容涵盖中国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图书共涉及100余位海外作者,涵盖创作语言19种,出版图书共计121种(部分作品有多语种出版意向);创作主题包括哲学、思想、政治、文学、人物传记、电影、游记、地域文化、国际关系、文化交流、时事等多个门类。《中印情缘》《我眼中的中韩关系》《看中国巨变》等15部作品成功出版并落地海外。


责任编辑:罗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