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国之外去发现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的前世今生及“全书单”(1988—2020)

来源:世界汉学家Sinologist

作者:

2020-08-12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文化领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江苏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应运而生。

 

经过32年的努力,200种图书已经颇具规模,内容涉及中国从古及今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思想、宗教、文化、艺术等方方方面,汇聚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也成为当代中国出版的奇迹。

 

通过这套丛书,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中国——世界各国的学者眼中的中国。

 

image.png

 

到中国之外去发现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来 源:现代快报读品周刊
作 者:陈曦


放眼海外,重新认识中国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起步于1980年代。那是一个知识界、出版界都极为活跃的年代。文化热方兴未艾,书界有多套丛书做得风生水起。

 

为了“做一套好书,走向全国”,1987年下半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周文彬找到了在北京读博的刘东。

 

image.png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主编刘东

 

刘东是江苏人,师从李泽厚和庞朴两位先生。当时他做博士论文,参考了很多“海外中国研究”方面的书,认为很有出版价值。

 

当时一听这个名字就很兴奋。从发达国家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状,感觉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启发很大。而且当时全国还没有这一类的书。”周文彬说。

 

当周文彬把这个消息带回社里时,社领导的意见却不太统一。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觉得出版社经济薄弱,出版这种大部头的系列丛书,未必有好的市场预期;还有就是认为,中国人应该立足于自己的研究,外国人研究中国是隔靴搔痒,没有什么价值。力主出版的是时任副总编辑史家骅。

 

现年87岁的史家骅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他曾在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工作,接触过很多海外资料,调入出版社工作后,他担任了《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手册》一书的编辑,对海外社科研究的水平有所了解,所以支持这套书的出版。

 

“80年代,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亟需要了解国情。由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停顿多年,不知道在国外已经兴起了一门新学,叫‘中国学’,他们对我们有一些独到的看法。这对我们来说是值得借鉴的,所以这套书的价值恰恰在这个地方。”史家骅说。

 

第一本书,一鸣惊人

 

借鉴海外汉学,促进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秉持着这样的出版宗旨,1988年,“海外中国研究”系列第一本书《中国的现代化》出版。

 

image.png

《中国的现代化》

 

这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专著,由以罗兹曼教授为首的九名美国学者花六年时间写成。这本书从中国晚清与西方交手并着手现代化谈起,一直写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各个历史时期实施的政策作出了评估,展望了20世纪末中国可能进行的选择。

 

据刘东回忆,丛书还在立项时,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的沈宗美就已经在翻译《中国的现代化》,等到他们译完,很自然地就做成了“海外中国研究”的第一本书。

 

有趣的是,虽然当时中国还没有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但这本书却是买了版权的。当时南大中美文化中心实行双主任制,美方主任认为要遵守美国的法律。于是,象征性地收了50美元的版权费。

 

《中国的现代化》出版后,在学术界引发强烈反响。许多学者在今天谈及此书时,依然记忆犹新。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陈红民说,90年代他在南大给研究生上课,一直用这本书做教材。因为当时国内做现代化研究时,尚无相关的概念和界定,只能将别人的直接“拿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说,这本书对他们这一代学者的影响非常大。80年代重启的中国现代化史研究,其实就起源于这本书。

 

过程也非一帆风顺

 

起初,“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原计划出版三辑,并没有打算一直出下去。1989—1992年出齐的第一辑10种图书,包括《中国的现代化》(罗兹曼主编)、《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等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余英时著)、《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史华兹著)、《儒家思想新论》(杜维明著)等。很快,这些著作赢得了一片喝彩。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在读书界已经耳熟能详,成为最能代表江苏人民出版社形象的品牌。

 

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说,他带了20多年研究生,大量的阅读书目是在这套丛书里面,比如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余英时的《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卜正民的《为权力祈祷》、郭颖颐的《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张灏的《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度》等等,他都曾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精读过。

 

但在30年的时间里,“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出版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停滞不前,最少的时候,每年仅出了两三种新书。

 

据吴源回忆,党中央、国务院各个部门的很多负责人自己花钱买“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后来出版社知道了这个情况,也曾给他们赠过书。“当时国务院副秘书长项兆伦自己花钱买我们这本书,一本不差。我到他家一看,我们的书全的,很惊讶。而且这套书,对他们帮助很大。”

 

当时人们对丛书有一种认识——丛书就是一堆书,出完就结束。1999年,一位分管的领导找到当时的社长吴源谈话:“你们那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得差不多了吧?”他觉得这套书经济上压力很大,想停止出版。吴源说,这套书社会影响很大,现在已经开始持平了,而且略有盈余。另外,这套书和一般的丛书不同,它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一套知识体系,如果人家不断有好书出来,这套书就能坚持下去。后来,领导接受了吴源的意见。


引进了一个知识领域

 

就学术出版而言,能否长期坚持,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压力有直接关系。

 

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府建明说,他于2003年开始逐步接替周文彬,统筹负责丛书出版。到他接手的时候,丛书情况已经大有好转。社会各界反响很好,市场营销也不错,重印率90%以上,几乎所有的学术专业书店,都把这套丛书当成看家书,设有专柜。“在这种情况下,社内否定的声音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希望好好维护的呼声。”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是在2005年之后。此时,丛书开辟了两个子系列:“女性系列”和“海外学子系列”,同时酝酿第三个子系列——“环境研究系列”。丛书的学术地位得到了普遍公认,其规模效应也开始凸显。

 

2008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所在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组织出版“凤凰文库”,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整体纳入其中,实行资金补助。有了补助,就可以多买些版权,多出些好书。也是在这一年,丛书推出了15种新品,这在历史上是年度出书最多的一次。

 

如今,200种图书已经颇具规模。内容涉及中国从古及今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思想、宗教、文化、艺术等方方方面,无所不包。作者囊括了海外特别是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学研究专家,如拉铁摩尔、费正清、史华兹、列文森、孔飞力、魏斐德以及宇文所安、彭慕兰、易劳逸、周锡瑞、滨下武志等。译者队伍也是蔚为大观,荟萃了一批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的一流学者,如何兆武、钱乘旦、陈谦平、陈红民、唐晓峰、李明欢、纪志刚、高晞等。


image.png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于1988年创办,迄今已三十几年,从未中辍

 

《中国转向内在》一书的译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说,当年翻译《中国转向内在》这本书的时候,她还很年轻,刚刚工作,发表的文章也很少,但是《中国转向内在》出版后,研究宋史和思想史的人,就把这本书当成是开给研究生的必读书,所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她就成为一个“著名的译者”,也就是说,“作为一部名著的译者,也跟着沾光有名了”。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持续出版30余年,对中国学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丛书影响之大,甚至让刘东有了新的忧虑,“现在的年轻人唯恐研究做得不像美国汉学,连标题都设计得亦步亦趋,这是不对的”。

 

刘东直言,“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引进的过程中,他的认识也有变化。一开始以为西方人帮我们说清楚了很多事,后来发现,西方汉学家的理论也是各种各样的,它们把中国说成长的、短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需要补的和需要开刀的。各种学派林立,观点也有矛盾之处。

 

所以他认为,美国汉学应该只是一个参照系。“中国学者应该知道美国汉学的知识地图,知道它的所长和所短,还应该知道自己比它有更多的优势。如果一味跟着西方走,只会阻碍我们获得更大的学术成就。”(来源:凤凰网读书)

 

附录:全书单︱“海外中国研究丛书”(1988—2020)

 

image.png

 

从1988年到2020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已走过32个春秋。今年,丛书品种将超过200种。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它来自出版者的努力,也依靠着读者的厚爱。

 

在此,我们按照出版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出这份“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全书单,以便读者检索、收藏。

 

新的一年,让我们坚持阅读,继续思考,一起“到中国之外去发现中国”。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全书单

(1988—2020)

 

1. 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 主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 译 沈宗美 校

 

2.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美]本杰明·史华兹 著 叶凤美 译

 

3. 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美]郭颖颐 著 雷颐 译

 

4. 台湾:走向工业化社会[美]吴元黎 著

 

5.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 余英时 著

 

6.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 [美]格里德 著 鲁奇 译

 

7. 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德]夏瑞春 编 陈爱政 等译

 

8. 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美]墨子刻 著 颜世安 高华 黄东兰 译

 

9. 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美]杜维明 著 曹幼华 单丁 译 周文彰 等校

 

10. 洪业:清朝开国史[美]魏斐德 著 陈苏镇 薄小莹包伟民 陈晓燕 牛朴 谭天星 译 阎步克 等校

 

11. 走向21世纪:中国经济的现状、问题和前景[美]D·H·帕金斯 著 陈志标 编译

 

12. 中国:传统与变革[美]费正清 赖肖尔 主编 陈仲丹 潘兴明 庞朝阳 译 吴世民 张子清 洪邮生 校

 

13. 中华帝国的法律[美]D·布朗C·莫里斯 著 朱勇 译 梁治平 校

 

14.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美]张灏 著 崔志海 葛夫平 译

 

15. 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斯·韦伯 著 洪天富 译

 

16. 中国政治[美]詹姆斯·R·汤森 布兰特利·沃马克 著 顾速 董方 译

 

17.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美]杜赞奇 著 王福明 译

 

image.png

1989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

1990年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18.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美]周锡瑞 著 张俊义 王栋 译

 

image.png

1987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

1989年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19.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美]柯文 著 雷颐 罗检秋 译

 

20.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美]艾恺 著 王宗昱 冀建中 译

 

21.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法]谢和耐 著 刘东 译

 

22. 东亚之锋[美]小R·霍夫亨兹K·E·柯德尔 著 黎鸣 译

 

23. 中国社会史[法]谢和耐 著 黄建华 黄迅余 译

 

24. 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美]艾尔曼 著 赵刚 译

 

25. 孔子哲学思微[美]郝大维 安乐哲 著 蒋弋为 李志林 译

 

26. 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乐黛云 陈珏 编选

 

27. 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美]狄百瑞 著 何兆武 何冰 译

 

28. 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美]周策纵 著 周子平 等译

 

29.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美]萧公权 著 汪荣祖 译

 

30. 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美]田浩 著 姜长苏 译

 

31. 莱布尼兹和儒学[美]孟德卫 著 张学智 译

 

32. 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荷兰]许理和 著 李四龙 裴勇 等译

 

33. 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 [美]任达 著 李仲贤 译

 

34. 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美]艾尔曼 著 赵刚 译

 

35. 中国制度史研究[美]杨联陞 著 彭刚 程钢 译

 

36. 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美]许倬云 著 程农 张鸣 译 邓正来 校

 

37.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美]王国斌 著 李伯重 连玲玲 译

 

38. 欧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乐黛云 陈珏 龚刚 编选

 

39. 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 [美]马若孟 史建云 译

 

40. 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美]郝大维 安乐哲 著 施忠连 译

 

41. 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英]冯客 著 杨立华 译

 

42. 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美]萧邦奇 著 周武彪 译

 

image.png

1997年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43.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美]柯文 著 杜继东 译

 

44.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美]包弼德 刘宁 译

 

45.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日]斯波义信 著 方健 何忠礼 译

 

46.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杨懋春 著 张雄 沈炜 秦美珠 译

 

47. 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美]安敏成 著 姜涛 译

 

48. 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美]裴宜理 著 刘平 译

 

49. 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美]刘子健 著 赵冬梅 译

 

50. 孔子:即凡而圣[美]赫伯特·芬格莱特 著 彭国翔 张华 译

 

51. 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法]魏丕信 著 徐建青 译

 

52. 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美]宇文所安 著 田晓菲 编译

 

53. 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美]贺萧 著 韩敏中 盛宁 译

 

image.png

1997年美国历史学会琼·凯利女性史研究纪念奖

 

54. 中国食物[美]尤金·N·安德森 著 马孆、刘东 译 刘东 审校

 

55. 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彭慕兰 著 史建云 译

 

image.png

2000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

 

56.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美]本杰明·史华兹 著 程钢 译 刘东 校

 

57. 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美]伊沛霞 著 胡志宏 译

 

image.png

1995年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58. 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加]朱爱岚 著 胡玉坤 译

 

59. 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美]郝大维 安乐哲 著 何刚强 译

 

60. 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美]爱莲心 著 周炽成 译

 

61. 中国人的幸福观[德]鲍吾刚 著 严蓓雯 韩雪临 吴德祖 译

 

62. 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美]高彦颐 著 李志生 译

 

63. 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美]曼素恩 著 定宜庄 颜宜葳 译

 

image.png

1999年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64. 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 [美]德里克 著 翁贺凯 译

 

65.竞争的话语:明清小说中的正统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义[美]艾梅兰 著 罗琳 译

 

66. 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加]宝森 著 胡玉坤 译

 

67. 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日]岛田虔次 著 甘万萍 译

 

68.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美]拉铁摩尔 著 唐晓峰 译

 

69. 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加]卜正民 著 张华 译

 

70. 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美]贾志扬 著 赵冬梅 译

 

71. 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美]倪德卫 著[美]万白安 编 周炽成 译

 

72. 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澳]杰华 著 吴小英 译

 

73. 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美]罗丽莎 著 黄新 译

 

74.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日]佐藤慎一 著 刘岳兵 译

 

75. 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美]费侠莉 著 甄橙 主译 吴朝霞 主校

 

76. 中国大众宗教[美]韦思谛 编 陈仲丹 译

 

77.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法]程抱一 著 涂卫群 译

 

78. 中国的思维世界[日]沟口雄三 小岛毅 著 孙歌 等译

 

79. 德国与中华民国[美]柯伟林 著 陈谦平 陈红民 武菁 申晓云 译 钱乘旦 校

 

80.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日]滨下武志 著 高淑娟 孙彬 译

 

81. 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韩敏 著 陆益龙 徐新玉 译

 

82. 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美]张英进 著 秦立彦 译

 

83. 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美]史书美 著 何恬 译

 

84. 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美]芮乐伟·韩森 著 梁侃 邹劲风 译

 

85. 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美]周锡瑞 著 杨慎之 译

 

86. 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美]倪德卫 著 杨立华 译

 

87. 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美]罗芙芸 著 向磊 译

 

image.png

2005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

2006年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2005年伯克夏女性历史学家会议年度最佳图书

2007年美国医疗史学会“韦尔奇奖”

 

88. 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和神灵模式[美]韩明士 著 皮庆生 译

 

89.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美]魏斐德 著 梁禾 译

 

90. 中国的女性与性相:1949年以来的性别话语[英]艾华 著 施施 译

 

91. 近代中国的犯罪、惩罚与监狱[荷]冯客 著 徐有威 等译 潘兴明 校

 

92. 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英]王斯福 著 赵旭东 译

 

93. 王弼《老子注》研究[德]瓦格纳 著 杨立华 译

 

94. 寻求正义: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美]王冠华 著 刘甜甜 译

 

95. 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美]韩森 著 鲁西奇 译

 

96.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美]杜赞奇 著 王宪明 高继美 李海燕 李点 译

 

97. 欧几里得在中国:汉译《几何原本》的源流与影响[荷]安国风 著 纪志刚 郑诚 郑方磊 译

 

98.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美]韩书瑞 罗友枝 著 陈仲丹 译

 

99. 中国与达尔文[美]浦嘉珉 著 钟永强 译

 

100. 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词中的园林与玩好[美]杨晓山 著 文韬 译

 

101. 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美]李丹 著 张天虹 张洪云 张胜波 译

 

102. 山东叛乱:1774年的王伦起义[美]韩书瑞 著 刘平 唐雁超 译

 

103. 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美]易劳逸 著 王建朗 王贤知 贾维 译

 

104. 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美]高彦颐 著 苗延威 译

 

105. 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美]冯珠娣 著 郭乙瑶 马磊 江素侠 译

 

106. 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 胡缨 著 龙瑜宬 彭珊珊 译

 

107. 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日]顾琳 著 王玉茹 张玮 李进霞 译

 

108.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 杨美慧 著 赵旭东 孙珉 译 张跃宏 译校

 

109. 朱熹的思维世界[美]田浩 著

 

110. 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英]科大卫 著 卜永坚 译

 

111. 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日]松浦章 著 郑洁西 等译

 

112. 中国美学问题[美]苏源熙 著 卞东波 译 张强强 朱霞欢 校

 

image.png

1996年美国比较文学协会“韦勒克奖”

 

113. 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日]松浦章 著 董科 译

 

114.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日]城山智子 著 孟凡礼 尚国敏 译 唐磊 校

 

image.png

2012年第28届大平正芳纪念奖

 

115. 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美] T. 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 著 姜智芹 译

 

116. 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英]白馥兰 著 江湄 邓京力 译

 

117. 中国善书研究[日]酒井忠夫 著 刘岳兵 何英莺 孙雪梅 译

 

118. 千年末世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美]韩书瑞 著 陈仲丹 译

 

119. 西学东渐与中国事情[日]增田涉 著 由其民 周启乾 译

 

120. 六朝精神史研究[日]吉川忠夫 著 王启发 译

 

121.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美]卢苇菁 著 秦立彦 译

 

image.png

2009年伯克夏女性历史学家会议年度最佳图书

 

122. 明代乡村纠纷与秩序:以徽州文书为中心[日]中岛乐章 著 郭万平 高飞 译

 

123. 中华帝国晚期的欲望与小说叙述[美]黄卫总 著 张蕴爽 译

 

124. 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美]马立博 著 王玉茹 关永强 译

 

125. 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美]易明 著 姜智芹 译

 

126. 《诗经》原意研究[日]家井真 著 陆越 译

 

127. 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美]林郁沁 著 陈湘静 译

 

image.png

2007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

 

128. 华北的暴力和恐慌:义和团运动前夕基督教传播和社会冲突[德]狄德满 著 崔华杰 译

 

129.铁泪图:19世纪中国对于饥馑的文化反应[美]艾志端 著 曹曦 译

 

130. 饶家驹安全区:战时上海的难民[美]阮玛霞 著 白华山 译

 

131. 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美]巴菲尔德 著 袁剑 译

 

132. 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美]戴维·艾伦·佩兹 著 姜智芹 译

 

133. 历史宝筏:过去、西方与中国妇女问题[加]季家珍 著 杨可 译

 

image.png

2008年加拿大历史学会“佛格森奖”

 

134. 姐妹们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 [美]韩起澜 著 韩慈 译

 

135. 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林满红 著 詹庆华 林满红 译

 

136. 寻求中国民主[澳]冯兆基 著 刘悦斌 徐硙 译

 

137. 墨梅[美]毕嘉珍 著 陆敏珍 译

 

image.png

1998年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138. 清代上海沙船航运业史研究[日]松浦章 著 杨蕾 王亦诤 董科 译

 

139. 男性特质论:中国的社会与性别[澳]雷金庆 著[澳]刘婷 译

 

140. 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 游鉴明 胡缨 季家珍 主编

 

141. 跨太平洋位移: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民族志、翻译和文本间旅行 黄运特 著 陈倩 译

 

142. 认知诸形式:反思人类精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英]G.E.R.劳埃德 著 池志培 译

 

143. 中国乡村的基督教:1860—1900江西省的冲突与适应[美]史维东 著 吴薇 译

 

144. 假想的“满大人”:同情、现代性与中国疼痛[美]韩瑞 著 袁剑 译

 

145.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伍跃 著

 

146. 文书行政的汉帝国[日]富谷至 著 刘恒武 孔李波 译

 

147. 城市里的陌生人: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权力与社会网络的重构[美]张骊 著 袁长庚 译

 

image.png

2001年美国社会学学会罗伯特·帕克奖

 

148. 性别、政治与民主:近代中国的妇女参政[澳]李木兰 著 方小平 译

 

149. 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日]野村浩一 著 张学锋 译

 

150. 狮龙共舞:一个英国人笔下的威海卫与中国传统文化[英]庄士敦 著 刘本森 译 威海市博物馆 郭大松 校

 

151. 人物、角色与心灵:《牡丹亭》与《桃花扇》中的身份认同[美]吕立亭 著 白华山 译

 

152.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美]武雅士 著 彭泽安 邵铁峰 译 郭潇威 校

 

153. 自贡商人:近代早期中国的企业家[美]曾小萍 著 董建中 译

 

image.png

2006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

 

154.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英]伊懋可 著 梅雪芹 毛利霞 王玉山 译

 

155. 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日]森正夫 著 伍跃 张学锋 等译 范金民 夏维中 审校

 

156. 儒学与女性[美]罗莎莉 著 丁佳伟 曹秀娟 译

 

157. 行善的艺术:晚明中国的慈善事业[美]韩德林 著 吴士勇 王桐 史桢豪 译

 

158. 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美]穆盛博 著 胡文亮 译

 

159. 权力关系:宋代中国的家族、地位与国家[美]柏文莉 著 刘云军 译

 

160. 权力源自地位:北京大学、知识分子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9 [美]魏定熙 著 张蒙 译

 

161. 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德]薛凤 著 吴秀杰 白岚玲 译

 

image.png

2013年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162. 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英]史怀梅 著 曹流 译

 

163. 内藤湖南:政治与汉学(1866—1934)[美]傅佛果 著 陶德民 何英莺 译

 

164.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美]孔飞力 著 李明欢 译 黄鸣奋 校

 

165. 古代中国的动物与灵异[英]胡司德 著 蓝旭 译

 

166. 两访中国茶乡[英]罗伯特·福琼 著 敖雪岗 译

 

167. 缔造选本:《花间集》的文化语境与诗学实践[美]田安 著 马强才 译

 

168. 扬州评话探讨[丹麦]易德波 著 米锋 易德波 译 李今芸 校译

 

169. 《左传》的书写与解读 李惠仪 著 文韬 许明德 译

 

170. 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德]艾约博 著 韩巍 译 吴秀杰 校

 

image.png

2011年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171. 东方之旅:1579—1724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美]柏理安 著 毛瑞方 译

 

172. “地域社会”视野下的明清史研究:以江南和福建为中心[日]森正夫 著 于志嘉 马一虹 黄东兰 阿风 等译

 

173. 技术、性别、历史:重新审视帝制中国的大转型[英]白馥兰 著 吴秀杰 白岚玲 译

 

174. 中国小说戏曲史[日]狩野直喜 张真 译

 

175. 历史上的黑暗一页:英国外交文件与英美海军档案中的南京大屠杀[美]陆束屏 编著/翻译

 

176. 罗马与中国:比较视野下的古代世界帝国[奥]沃尔特·施德尔 主编 李平 译

 

177. 矛与盾的共存:明清时期江西社会研究[韩]吴金成 著 崔荣根 译 薛戈 校译

 

178.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美]冯文 著 常姝 译

 

image.png

2005年东亚人类学学会许烺光纪念奖

 

179. 国之枭雄:曹操传[澳]张磊夫 著 方笑天 译

 

180. 汉帝国的日常生活 [英]鲁惟一 著 刘洁 余霄 译

 

181. 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美]王国斌 罗森塔尔 著 周琳 译 王国斌 张萌 审校

 

182. 中正之笔: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美]倪雅梅 著 杨简茹 译 祝帅 校译

 

183. 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日]森正夫 编 丁韵 胡婧 等译 范金民 审校

 

184. 忍辱负重的使命: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美]陆束屏 编著/翻译

 

185. 修仙:古代中国的修行与社会记忆[美]康儒博 著 顾漩 译

 

image.png

2011年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2010年美国宗教学会宗教研究杰出著作奖

 


责任编辑:刘铭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