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个版本《哈姆雷特》呈现莎剧无限可能 上海戏剧学院举办“2016莎士比亚戏剧节”

来源:文汇报

作者:徐璐明

2016-09-30

2016年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上海戏剧学院联手国际剧协、中国戏剧家协会等在上海举办的第九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特辑———“2016莎士比亚戏剧节”日前落幕。戏剧节试图从东西方两个角度,交汇两种不同艺术观对莎剧的解答。本次戏剧节剧目丰富、来源广泛、形式多样。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剧团与戏剧院校联袂为中国观众呈现不同版本的莎士比亚经典作品。

其中,仅 《哈姆雷特》 就有近10个版本。如阿根廷与德国联合制作的 《哈姆雷特大都市》 用探戈舞来诠释《哈姆雷特》,刚果与法国联合制作的 《哈姆雷特》 将故事背景移植到非洲,并且变成了以哈姆雷特的母亲,一位因为封建礼教约束不得不与大她许多的哈姆雷特的父亲结婚的女子为主角,用幽默化来处理强迫婚姻这个主题。该剧的音乐和舞蹈的灵感则来源于非洲传统打击韵律。来自意大利的 《哈姆雷特丽雅》 则把焦点转向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利亚。400年后的伊丽莎白时代,奥菲利亚的鬼魂揭露了丹麦宫廷的秘密。她的灵魂遇到了其他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灵魂:朱丽叶、苔丝狄蒙娜、麦克白夫人、埃及艳后。《哈姆雷特丽雅》用不同的表演风格对影视戏剧作品中的哈姆雷特进行新的讽刺和解构、搞笑,融合了传统戏剧、即兴喜剧、恶搞等表演风格。

莎士比亚剧目的中国化和民族化创作,始终是上戏师生最为关注的艺术创作之一。上海戏剧学院曾成功举办过两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尤其是1981年西藏班排演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 更成为当时文艺界关注谈论的热点。近年来,学校通过小剧场戏剧节、“上戏有戏”等平台,展示与梳理上海在改编创排各类不同形式莎剧中的经验与得失,述说中国元素的莎士比亚表达。


责任编辑: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