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墨——中国南方大木匠作技术体系研究”主题沙龙在北京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牛世璇

2017-06-19

2017年6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文化译研网主办的“班门弄墨——中国南方大木匠作技术体系研究”主题沙龙暨C沙龙艺术文博系列学术活动第42期在北京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主讲嘉宾为浙江大学副教授张玉瑜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任丛丛。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2A2设计所所长米俊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刘江峰博士,知名建筑史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殷力欣,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欣到场参与讨论。除此,到场嘉宾还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北京工业大学等机构专家学者。

1.jpg

  活动中,主持人米俊仁介绍了与会嘉宾,并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之后,张玉瑜和任丛丛两位主讲嘉宾分别以“大木作研究—工作图件”“穿斗建筑营造技术”为主题进行演讲。

2.jpg

  张玉瑜以“语言、方法及材料:传统营造体系大木作系列研究之一—工作图件”为主题,重点阐述了以福建地区为典型代表的大木作七类工作图件的内容、特征与相互关系,尤其是丈杆、尺杆、大样板与榫卯尺寸记录等图件的作用。她指出,传统大木匠师的工作图件包含平面系统、构架系统、榫卯构造系统的内容,具有信息层级传递明晰且系统性的特征。这一套图件系统与营建一体化特征下的建筑设计程序、制作程序、构件组装校核等阶段的需求相对应,直接将设计信息转化为营造信息,提高营造的效率与质量,并通过各地域不同匠派大木匠师及其团队的传承与实践,最终共同实现营造的使命。

3.jpg

  任丛丛以“技术人类学视角下的穿斗建筑营造技术初探”为主题,重点基于自身对贵州省黔东南县大利村、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和云南省西双版纳景迈的实景考察,对比分析了侗族和傣族在穿斗营造技术上的差异,详细解释了穿斗营造技术的设计、备料、仪式以及体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从而总结出穿斗建筑营造技术系统和技术系统的意义。

  不论是幸存于世的古代楼阁宫殿、还是发展与消亡共存的传统村落,支撑着传统建筑物质形态背后的,是营造的技术。传统营造技术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能够敏锐地抓住它、记录它,乃至理解它、发展它、传播它,是我们的幸运与使命。


责任编辑:朱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