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文博怎样才能做到交流无障碍

来源:弘博网

作者:闲凝眄

2017-12-25

2017年12月11日,由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的2017“艺术文博走出去”品牌译介与传播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开班。本次研修班紧扣艺术文博‘走出去’的难点、亮点、技巧,对相关政策法规和海外策展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阐释和解读。该班旨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帮助中国艺术文博机构提高对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国艺术文博信息对外译介传播的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

  本期内容整理自《文物》杂志官方英译主编关学君老师的主题报告,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学术翻译的原则、性质、定位、话语权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艺术文博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并阐发了对译介与传播的思考和期待。

 

  以受众为目标:从《花木兰》和《西游记》说起

  1998年,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在全球上映,虽然在国内存在一定争议,但这部影片在美国大获好评,俘获观众无数无论老幼。这部电影的光碟在影片结束后有一些花絮,介绍了《花木兰》的拍摄过程,其中有一段提到,剧组为了拍摄影片,专程去中国陕西实地考察了六个月,影片中展示出来的建筑风景大多是实地采风得来,看似寥寥,实则非常有研究功底。这部影片后来被翻译成了六种语言,最令人惊讶的是,在结尾的《木兰辞》也被完整翻译了出来。可以说,在文化素材的采集方面,影片团队的专业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最后呈现出的作品却和国人熟知的木兰故事更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

  同样是中国古代传说,《西游记》的遭遇则相差很多。我曾在旧金山的书店买过一整套翻译版的《西游记》,整本书都秉承着严谨的研究思维,更像是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学者而译,普通人很难欣赏到其中的精彩。其传播反响可想而知。

  将这两个例子进行比较,其实不难发现其中的区别。《花木兰》之所以成功,其中最重要莫过于它适合现代观众的需求,而且跨越中文、韩文、阿拉伯文,跨越所有的文化界限,可以最大范围的让人们所接受。从此,花木兰的故事世上无人不知。翻译要求原汁原味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让受众能够接受甚至感兴趣,才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其中,完成更大的事业。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统一学术语言:翻译标准的一致性与学术性

  作为中国考古界三大学术杂志之一的《文物》杂志,以往有很多学者对它进行过翻译,其中不乏对中国研究十分透彻之人。但是术业有专攻,考古也有不同的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语汇系统,当同一个概念出现不同的语词版本的时候,沟通困难的问题开始凸显,不一致性已经成为影响传播的重大障碍。

  翻译最大的品质标准就是一致性,学术上更是如此。要使语词统一,首先要树立共享的意识。只有翻译者首先在研究中明确内涵,并在相互共享中整合语言、确定统一的词语标准,才能做到系统严谨、尽量消除不同领域之间沟通的阻碍,搭建多领域学术交流的平台。

  一个语言的词汇最成功的宣传和传播是变成另外一个语言的一个固定词语。还有很多中国古典文化的词都是以日语的形式记入英文了,这就涉及到语言的拥有权的问题。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有其客观规律,想在中英翻译中对此类已经定型的用法“矫枉过正”难免会显得多余且无力,更重要的工作应当是明确定义目前尚未被被录入通用语汇的专业词语,通过翻译解释并将它推广传播、走向国际。

 

  尊重客观规律:融合社会文化因素的考量

  在翻译工作开始之前,必须明确自身定位:为什么翻译、为谁翻译?当原文和受众群体的文化出现差异时,如何选择?这其中就涉及到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同样,在对外传播时,也应该考虑到受众的文化背景,这决定了翻译的态度,甚至影响到传播的成功与否。

  在谈到文化开放和“走出去”时,首先需要放开“本位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固有观念,以更温和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以减少不必要的阻力。这就要求在翻译工作中尊重语言和文化的客观规律,不能以意念强加于人。对于有争议的翻译原则,应当尽量遵循已经成为惯例的翻译方式,并且根据受众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即“入乡随俗”。

  充分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还体现在翻译的理念上。以“音译”为例,很多词语在传播的过程中发音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味强调以发音为标准可能会出现难以理解等一系列问题,更遑论广泛传播。因此,在翻译中也应当尊重这样的客观现象,通过翻译对读者进行引导,而不是强求“原汁原味”。

  在涉及一些模糊概念甚至敏感话题时,要有政治因素的考量,如何使得翻译成果能够成功流通是翻译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有效整合海外华人力量成为翻译工作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充分了解翻译的主体和受众之间文化差异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不对称翻译”达到想要的翻译和传播效果。

  此外,在对文化经典中非汉语词源的内容,例如翻译汉语版的少数民族语言作品或佛经等,应当尽量采用词源翻译,而不是对汉语版的作品进行二次翻译。当在涉及多国团队合作的科研项目时,应当尽量贴近项目主导方的文化习惯和官方语言进行翻译,且最多翻译两种语言,以保证科研成果的准确性。

 

  不对称的翻译:灵活翻译弱化文化差异障碍

  中文和英文经常有完全不对等的表达,特别是一词多译的时候,中文和英文都有一词多译,而这些有的时候又不能完全的对等接上。道可道非常道,如何翻译、如何理解翻译、选用哪个解释,其中的含义和意义千差万别。

  就中国考古学内容的翻译而言,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甚至在不同时代的古书中对同一个名词的定义也不同。例如“扬子江”在不同时代所代表的水域不完全一致、不同人的“陵”规格等级不同翻译也不同,“三顺一丁”在考古学家和建筑工人来看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含义,甚至有些以往惯用的概念其实是不对的。这些在翻译中体现出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研究确定后纠正并确立统一的翻译标准,准确、具体。

  此外,还有中英文使用中体现出的文化习惯差异,如南北、前后、左右等文化习惯的逻辑不同,也会对翻译工作产生影响。往往汉语描述的时常常离不开自己的汉语文化影响,此时,需要有不同文化逻辑中的人进行理解和指正,从不同语言理解的角度对翻译的内容进行完善,更符合受众的理解,而不是一味坚持中文逻辑进行翻译。

 

  理念决定态度:用开放的心态走向世界

  是“文化出口”还是分享交流?这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无论是选择性翻译、不对称翻译还是基于受众的考虑对语词进行选择,都不仅仅是翻译的问题,更是文化“走出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以往,在强烈的民族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很难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外来文化的传入与本国文化因素的输出,导致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播的时候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与障碍。

  当我们的文化“走出去”时,应当以更开放的姿态走向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大环境中,更多的考虑到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习惯与逻辑差异,在深入理解我们自身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融合受众的特征进行灵活调整,使之能够更容易被理解和广泛传播,真正实现文化的共享、交流与融合。

 

  来源:弘博网

  原文标题《中外的考古类学术论文怎样才能做到交流无障碍》


责任编辑:朱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