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和电影中,塑造新的摩登上海

来源:文学报

作者:金莹

2018-06-25

        在电影诞生的一百多年中,文学始终伴随着它的每一步发展。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学也一直互学互鉴:从鸳鸯蝴蝶派文学与早期电影的“蝶变效应”,到 1949年前后“五四”文学经典的反复改编,再到改革开放后电影与文学的双向互动,两者一直相伴相行,互为映照。《青春万岁》《骆驼祥子》《牧马人》《芙蓉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日出》《红高粱》《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等,这些直至今日依然被观众怀念的经典电影,无一不与文学有关。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上海电影博物馆成立五周年,6月15日至7月14日,上海电影博物馆推出“文学力量·光影绵长——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电影与文学季”,通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电影与文学系列论坛”“走出地平线——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电影专题研讨会”“上影·思南书局快闪店”这三大板块的一系列活动,在多个时间和空间形成电影与文学的交流碰撞,探讨电影和文学的关联。

  而电影与文学系列论坛中,“文学力量·光影绵长——上海电影与文学经典的双向互动”“新世代·新语言·新美学——网生代背景下的电影与文学创作”“夏衍的魅力——文学改编思想”“煮字人语——柯灵电影与文学创作谈”“文学与电影的合唱——谈巴金作品的电影改编”这五个主题论坛的举办,也让任仲伦、于本正、徐春萍、顾小白、陈子善、张建亚、赵丽宏、石川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人、学者、艺术家、作家有了畅所欲言的阵地。过去,上海电影制片厂有文学部,每年都有计划地拍摄文学名著改编的作品。文学和电影的关系,通过这样一种生产机制被固定下来。如今,文学和电影“结缘”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化手段深入影响了二者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学与电影的联姻?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多提及的概念已经是IP改编,而IP改编不仅仅指文学作品,还涉及游戏、漫画等等。从文学改编到IP改编,电影离文学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专家们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讨论。

  “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不是嫁接式的关系,而是渗透式的关系。文学不仅给电影提供好的故事和好的人物,同时非常细致地滋养着电影的各个方面。嫁接可以剪断,渗入则是无法剪断的。”在首场论坛上,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在与会专家感慨当下电影品质下降、占领主流的商业电影更多追求娱乐性时,他思考的,则是如何以文学方式助力电影,“现在很多电影的质量下降,对受众的感染力下降,只能给予观众一点感官的刺激,恰恰说明我们需要更深地探索文学和电影结合的方式,挖掘文学水平更高的IP,以提高文学对电影的支撑”。

  娱乐化已经成为许多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标签,但简单的批评是否就能让娱乐化止步?娱乐化虽是这个时代的表象,使许多有识之士深深忧虑,但是在批评之外,我们其实可以从中发现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前的电影和以前的文学一样,都是对社会的精神生活有影响的。但是,今天的很多电影都只是对大众的业余生活有影响,是消遣性的。对于这一现象,我们不能做价值上的简单判断,因为很多电影手段的发展,确实是从娱乐性深入到艺术拓展。但是,从关于这些现象的讨论中,中国电影业可以借机反思,看看这些年来,究竟是什么构成了中国电影的主导性力量,它的传播,是如何通过电影作品、甚至通过电影人的生态来影响社会的。”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表示,“现在很多流行的文学作品,创作之时并不是按照小说的传统来写,而是按照电视剧或电影的规律在创作,作者在写的时候就想把作品改编成电影或者电视剧,所以读小说的文字,就像读一个电影或者电视剧的脚本。这种写作方式反过来影响了小说的写作,这中间非常复杂的互动关系,值得作家和电影人共同思考。”

  在不可逆转的商业浪潮下,文学如何才能更好地拥抱电影?“我们不能仅仅贡献一个良好的IP,而是要把文学可供开发的潜力用足用好。”王伟认为。他表示,上海市作协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搭建一个经常性的、能够促进好的文学作品向影视、戏剧转化的平台,通过文学与电影、戏剧的积极“联姻”,通过一种机制化的手段,把艺术质量高和思想水准高的文学作品更好地推荐给影视公司和戏剧创作单位。

  当年,上海深厚的文学传统支撑了上海电影的成长与繁荣。如今,以上海为阵地、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上海作家和上海电影人,自然也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呈现上海故事、中国故事。影视创作还大有可为。王伟提到,当下人们对上海文化的理解还存在着不足和空白。他认为,大众眼中所熟悉的影视作品中的上海,还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个十里洋场,至于此后的上海、现实的上海,则在某种程度上被遮蔽了。在当下的创作中,吸引普通观众注意力的海派文艺作品还不是很多。他的观点也引发了其他专家的共鸣。“在现在的影视作品中,现当代上海的生活还没有被恰当和充分地表现出来,实际上,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中国出版、中国新闻以及大量的现当代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发源地,其工商业以及社会生活细枝末节的很多东西都被淹没了,当时的人怎么穿衣服,怎么做客,这些都很少得以体现,上海变成了一个没有日常生活的上海,这中间大有文章可做。”孙甘露说。

  近年来,上海作家对上海更丰富的文学写作和文学呈现正在进行中。比如,备受关注的作家金宇澄的《繁花》,已经改编成舞台剧和评弹,电影则将由王家卫执导。王伟表示:“随着《繁花》的改编,很可能会有一批写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90年代上海城市文化生活的文学作品出来,如果有一些能够被改编成比较好的电影、电视剧,那么,影视作品中的上海就不会仅仅停留在那个五光十色的老的摩登上海上。我们现在还没有从文艺创作中塑造出一个新的摩登上海,这是文学和电影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霍娟